15810052878

7*24小时服务 支持快速出片

大未课堂

您当前位置> 首页>大未课堂

从手机伪跟拍到百万播放量:我在上海拍视频的爆款心得

发表时间:2025-11-23 09:12:27

文章来源:本站

浏览次数:261

去年秋天接到一个紧急需求罢了。某新消费品牌要在三天内完成一组上海外滩短视频,预算只够请我和一台手机。凌晨四点蹲在乍浦路桥边,我把手机绑在稳定器上,跟着晨跑的外国模特缓缓后退。逆光里陆家嘴天际线逐渐清晰,镜头假装成路人随性跟拍,最终这条"伪纪实"短片在抖音收获270万播放。

这让我想起三年前为智能家居品牌拍摄产品宣传片的经历。客户最初坚持要科技感特效,我带着团队在他们上海的体验店蹲了一周,终于捕捉到独居老人第一次用语音开关窗帘时眼眶泛红的画面。没有炫技镜头,只是安静记录产品如何解决真实痛点,这条片子上线后官网咨询量当月增长190%。

人物访谈最考验临场应变。去年给金融科技公司拍创始人专访,原定两小时拍摄因对方行程压缩到20分钟。我立即撤掉环形灯改用自然光,让摄像师专注捕捉他谈及创业初心时颤抖的指尖特写。后来客户说,正是那些未经修饰的微表情让投资人看到了真诚。

短视频制作常有意外之喜。有次帮母婴品牌做种草,临时让运营小姐姐出镜演示背带用法。她手忙脚乱哄哭闹婴儿的实况反而引发妈妈群体共鸣,"真实翻车"比精致教程数据高出三倍。现在团队常备便携补光棒和无线麦克风,随时抓拍办公室里的鲜活瞬间。

微电影创作最打动我的案例是帮残疾人就业组织拍的《听见光》。非专业演员们反复NG三十多次后,听障女孩用手语比划"再试一次"的执着让全场静默。成片时我们保留了她发音不准的台词——那些不完美的颤音恰恰成为最锋利的箭矢。

年会拍摄更是战场。前年底某互联网公司年会突遇设备故障,我带着助手用四台手机多机位直播整场活动。中场休息时架起简易绿棚抓拍员工祝福,后期剪辑成彩蛋花絮。第二天CEO特地致谢:"比专业设备拍的更有烟火气。"

这些经历凝练成我们的企业视频营销策略:拒绝套路化脚本,用故事锚定品牌内核。就像上周给新茶饮品牌策划的系列短片,我们把研发室失误做成《爆款诞生记》,反而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迭代的诚意。

八年上海视频拍摄生涯教会我:流量永远追逐真实的情感律动。

相关视频查看更多